歡迎您,來到5號網!

5號網首頁|手機版

養(yǎng)生美容親子-為健康美麗播種!

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療 > 常識

游戲限制時間多少歲可以解除 游戲限制時間什么時候開始

時間:2021-09-06 07:41:24 編輯:5號網-qiwen 0

現在很多游戲都開始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了,那么要到多大可以解除未成年限制?這游戲限制時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游戲限制時間多少歲可以解除

按照實名信息上的資料,當未成年玩家滿18歲后,系統(tǒng)自動解除防沉迷限制,該賬號不再受到防沉迷系統(tǒng)的限制。

游戲限制時間多少歲可以解除 游戲限制時間什么時候開始

游戲限制時間什么時候開始

正在逐步推進,其具體規(guī)則為:3小時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游戲時間,累計超過5小時即為"不健康"游戲時間,玩家的收益降為0。

好友系統(tǒng)是玩家交流和組隊游戲的平臺,通過好友系統(tǒng),玩家可以在游戲中添加別的玩家為自己的好友,玩家在競技時可以通過好友系統(tǒng)快速要求自己的好友組隊。

好友之間經常組隊競技會積累親密度,親密度滿足一定條件后,玩家之間可以建立基友、情侶等關系。和好友相對應的就是黑名單,添加到黑名單的玩家就不能一起組隊競技。

游戲限制時間多少歲可以解除 游戲限制時間什么時候開始

游戲防沉迷什么意思

防沉迷系統(tǒng),全稱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是中國有關部門于2005年提出的一種技術手段,旨在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現狀,設有該系統(tǒng)的游戲服務器中,未成年玩家如游玩時間超過3個小時的健康時間,游戲將會提出警示,并通過經驗值減半、收益減半等方式促使玩家下線休息。

防沉迷系統(tǒng)是通過網絡游戲玩家所有的游戲人物的經驗值來進行控制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所公布的規(guī)定:該系統(tǒng)如監(jiān)控到玩家的游戲時間接近三小時,將給予提醒。如超過三小時,系統(tǒng)就會不斷提出警告,讓游戲玩家不要繼續(xù)玩下去。

同時,在三至五個小時內,游戲中的“經驗值”將下降至原有的50% ,五個小時后將完全沒有經驗值。系統(tǒng)還規(guī)定,玩家玩滿健康游戲時間,該賬號必須還要經過五個小時的時間間隔,才能正常啟用。

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主要誘因是大多數網絡游戲都設置了經驗值增長和虛擬物品獎勵功能,需要獲得上述獎勵,主要靠長時間在線累計獲得,因而導致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

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就是針對上述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誘因,利用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在線游戲時間予以限制?!毒W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開發(fā)標準》的核心內容是:未成年人累計3小時以內的游戲時間為“健康”游戲時間,超過3小時后的2小時游戲時間為“疲勞”時間,在此時間段,玩家獲得的游戲收益將減半。

如累計游戲時間超過5小時即為“不健康”游戲時間,玩家的收益降為0,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線休息、學習。

其中將“健康”游戲時間定為3小時的依據是: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發(fā)育狀況、網絡游戲的基本特點,以及對未成年人的調查分析,累計3小時以內的在線游戲時間既無損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又能使他們適當享受到游戲的樂趣。如下一盤圍棋的時間一般也需2~3小時。

《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開發(fā)標準》中的“游戲收益”定義為:游戲收益=游戲中與游戲角色成長升級相關的所有數據(包括但不限于經驗值、榮譽值、聲望值、稱號等)的提升+獲得的包括道具、裝備、虛擬貨幣等在內的虛擬財產。

收益為50%,指游戲中與游戲角色成長升級相關的所有數據和獲得的包括道具、裝備、虛擬貨幣等在內的虛擬財產均減半。

收益為0 ,指無法獲得游戲中與游戲角色成長升級相關的所有數據和包括道具、裝備、虛擬貨幣等在內的虛擬財產

游戲限制時間多少歲可以解除 游戲限制時間什么時候開始

小學生為解游戲限制被騙1000多元

據媒體報道,日前江蘇太倉一小學生為解除未成年人游戲時長限制,加了一位陌生人為好友,被騙了1000多元。

經詢問,小賀在登錄游戲時,看到游戲大廳中有人喊能夠幫助未成年人解除游戲限制。為了能夠多玩一會游戲,小賀就加了該陌生人的好友,并按照對方要求將媽媽的微信賬號和密碼發(fā)送給了對方。騙子立刻將微信中的100元零錢轉走,還冒充小賀媽媽向其親朋好友借了1150元。

民警提醒,千萬不要相信游戲破解外掛程序。


相關文章

5H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

猜你喜歡

二維碼

網站簡介|網絡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站敬告網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