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5號網!

5號網首頁|手機版

養(yǎng)生美容親子-為健康美麗播種!

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 > 美體

產后瘦身,不可操之過急

時間:2015-12-31 19:30:04 編輯:本站整理 416

生完寶寶后,面對腰間的贅肉、蘿卜腿、麒麟臂,許多女人開始采用節(jié)食、運動等種種瘦身方法,只為讓自己盡快恢復到懷孕前的窈窕身材。然而,產后減肥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傷害身體。女人只要把握好產后減肥的最佳時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減掉最多的贅肉,火速恢復懷孕前的苗條身材。

1_110916100912_1.jpg

1.產后瘦身的時間

女人在坐月子期間是不能瘦身的。因為女性在生產后,身體正處于最虛弱的狀態(tài),需要充分的時間去恢復。同時在月子期間坯要母乳喂養(yǎng)以及照顧寶寶,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如果急于瘦身,只會傷害到身體。同時坐月子期間不能吃太多髙脂、髙糖的滋補品,這樣會為女人的身體積累大量脂肪,讓日后減肥的路更加崎嶇。

產后瘦身的時間分為3個階段:

(1)產后6周可以開始瘦身:女人坐完月子之后不要立刻開始瘦身,因為盡管女人經過1個月的修養(yǎng),但身體依然沒有完全恢復到產前的狀況,需要繼續(xù)恢復體力。大約過了6周,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才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考慮開始瘦身。
(2)產后2個月可以適當減重:產后2個月,女人的身體得到了進一步的恢復,即使還在母乳喂養(yǎng),也可以開始循序漸進地減重了,即適當減少食量,不吃熱量過高的食物,并加大運動量。
(3)產后4個月可以加大瘦身力度:對于沒有母乳喂養(yǎng)的女人,可在產后4個月加大瘦身力度,即像產前那樣瘦磨。而對于仍然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女性來說,則還是要堅持產后2個月的瘦身方式。

2.產后瘦身的進度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yī)師學會的建議,對于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每周減去約500克體重是安全的,并且不會對嬰兒的成長有負面影響。而對于沒有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則可以每周減去500~1000克的體重。

3.產后瘦身的飲食

為了更健康地瘦身,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不僅要選擇廣泛多樣的健康食品,以保證母乳中含有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要在進行瘦身計劃時補充多種維生素。

要知道,產婦在臨產前所增加的體重大多是水分和脂肪,而要在產后給嬰兒哺乳,擁有這些水分和脂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產婦產后不僅不能馬上節(jié)食減肥,反而還應該多吃一些鈣質豐富的食物,每天最少要吸收11536千焦的熱量。為了有足夠的乳汁供應,所有的哺乳期婦女每天需要額外攝人2060千焦能量哺乳時,每日所需的蛋白質也從46克提高到71克(等同于3克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從而保持供應良好乳汁所必需的瘦體重。

4.產后瘦身的運動

女人產后的身體修復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因此女人在開始有規(guī)律的體育運動之前,需要得到醫(yī)生的認可。有研究人員證實,中等強度的運動不會影響母親的哺乳能力,還能幫助瘦身并保持成果。

因此,產后I個月,如果身體恢復較快,新媽媽可以開始在床上做一些仰臥起坐、抬腿活動,以此鍛煉腹肌和腰肌,還可以減少腹部、臀部的脂肪。

(1)呼吸運動:仰臥,兩臂放在后腦,深呼吸.使腹壁下陷,然后將氣呼出。
(2)舉腿運動:仰臥,兩臂伸直,平放在身邊,左右腿輪流高舉,與身體成直角。
(3)縮肛運動:仰臥,兩膝分開,再用力合攏,同時用力收縮及放松肛門,鍛煉骨盆底肌肉,預防肌肉松弛。
如果女人遵循以上產后瘦身的法則,就能幫助自己快速消耗體內多余脂肪,恢復苗條的身材,還不會影響寶寶的成長。

產后瘦身3大誤區(qū)

1.生育后馬上做運動丨

女人如果在生育后不久就做一些減肥運動,可能會導致子宮康復放慢并引起出血,而劇烈一點的運動則會使手術斷面或外陰切口的康復放慢,一些關節(jié)特別容易受傷、剖宮產的媽媽情況會更加危險。醫(yī)學專家建議,順產的產婦在產后4?6周可以開始做產后瘦身操,剖宮產的產婦則要在6?8周才可以開始做產后瘦身運動。

2.貧血也減肥

如果女人在生育時失血過多,會造成貧血,使產后恢復緩慢,如果產婦在沒有解決貧血的基礎上瘦身勢必會加重貧血。要解決貧血,產婦就要多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菠菜、紅糖、魚、肉類、動物肝臟等。

3.便祕仍瘦身

女人產后容易因體內水分的大量排出和腸胃失調,而引發(fā)便秘,這時不宜瘦身,而應先解決便秘的問題再瘦身。要解決便秘,產婦要有意識地多喝水和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便秘較嚴重時可以多喝酸奶和牛奶。

5H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

猜你喜歡

二維碼

網站簡介|網絡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lián)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站敬告網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lián)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lián)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